
2018级27班第1寻访小组(邢台地区)的成员们联系到今年刚毕业的潘梓筱,她中考以总分607的优异成绩被二中南校区录取。在校期间多次获得“八好学生”“优秀班干部”等称号。潘梓筱在回顾母校生活时,谈到了令新生头疼的问题——新入初一,时常感到迷茫无助。来到初中之后,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,在怀着自信和期待的同时,也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。她说,这是一个大家都会经历的过程。她一开始也同样经历过迷茫,这是因为对初中生活还不适应,从学习到生活,从生理到心理,都需要一个过渡期。再一个是来自对现实的无奈,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只要埋头苦干,就一定会有进步,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,我们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首先要明确你迷茫的是什么,毕竟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。然后尝试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,排解不良情绪,比如和好友聊天,找事做做等。最后,我们问了同学们都比较关心的考试问题。潘梓筱说,“其实很多学科都可以归纳出重点,要时常复习。像政治,主要是理解与背诵。至于数学,主要是练习,对于一些难题,不要浮躁、放弃,而要认真对待,利用身边的资源,想尽办法把它弄明白,英语就多背多记吧。”
(2018级27班第1寻访小组成员:陈浩然、文梓潼、赵悦然)

2018级16班寻访小组采访了一位2015届毕业生——吴宏根,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。
我们问他“初中生涯中,有没有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?”他说:“有,我们班主任石老师。说来也巧,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他很严格,我就想千万不要到他的班里,没想到,我最后真的有缘和他成为师生。石老师虽然严格,但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,他让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。”
现在很多学生“苦学”,而吴宏根却说一定要“劳逸结合”,比如一些学生不吃早饭,一大早就直接跑到班里去写作业。这种行为虽然看起来挺用功的,但到最后他的学习效率不仅没有提高,反而对身体不好。学长提醒所有的石门学子,学习要更注重效率,心态要好,注意放松休息。
(2018级16班寻访小组成员:唐润哲、李晨钰、冯佳彤)

苏怡玮,刚中考完的一位校友,对初中时光还记忆犹新。三年来,她获得过“石门八好少年”“三好学生”等奖项,并参加了“周有光杯”作文比赛,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。

2018级12班第3寻访小组的成员们和学姐交流时,都觉得她是一个气质娴静优雅,同时又非常积极阳光的女生。苏怡玮说,在石门的三年,她对这里的老师、同学、食堂甚至是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,她拼命学习,就是为了能考出一个傲人的成绩,继续做二中的学子。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顺利考上了二中南校区。苏怡玮给寻访小组讲述了初中生活的趣事,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风风雨雨。学弟学妹们聆听她的分享,感受求真求实的学习精神,分享她的人生经历,感悟这一段心路历程。寻访小组表示,他们真实地了解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学霸的生活方式,并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学习。
记得《名言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昨日如一片落叶,也许曾经灿烂,可是已经凋零;明天固然美好,但目光伸得太长就会变得纤弱,所以,人应该牢牢地抓住今天,踏踏实实地朝着梦想进发。”
(2018级12班第3寻访小组成员:高语涵 吴宇恒 王铭娴)
这个夏天,我们走出课堂,走出校园,走向实践,在活动中收获友情和成长,感谢校友们的悉心解惑和陪伴。在我校十年校庆之际,也在用更多的行动祝福母校,祝愿所有校友前程似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