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波(1984 届初中、1987 届高中)
1981 年的秋季,我考入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初一 2 班,在入学时被告知我们班是二中的第一个实验班,所使用的语文、数学教材都是实验教材。当然,既然是实验就有成功也有失败,成功了你们都是功臣,失败了就是实验的牺牲品了,我们当时感到一丝悲壮!好在值得安慰的是,学校将最强的教学力量派到了我们班上,教语文毕业班的刘明远老师和数学优秀教师张焕林老师,使我们有一种“吃小灶”的感觉。回想那些年的美好记忆,最怀念的当属刘明远老师带领我们过的“快乐星期天”了。从初一开始每到星期天,我们都来到二中的校园中,整个操场上只有我们班在跑步、出操,锻炼之后刘老师为大家讲解一首古诗或一篇古文,要求大家背过之后,还要写篇学后感。长年坚持下来,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大有帮助,我们班初二和初三时都同步参加了当年的语文高考(1982年和 1983 年),全班的语文平均成绩都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成绩,同学们在开心的同时,也非常感谢刘老师这位慈父般的长者。
在我们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学习中,初中数学张焕林老师和高中数学陈淑音老师精心教学,省教科所的王音秀老师几乎全程旁听了所有的数学课,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。在我们升入高中时,王音秀老师还将自己的儿子姚文彬也送进了我们高中实验班,这说明了王老师对二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可和支持。多年以后姚文彬成为掌趣科技的创始人,也成为我们实验班每个同学的骄傲。
还有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发生在 1984 年,我们中考时。当中考成绩单发下来时,我的政治成绩是 49 分,当时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懵了,放学后我找到了年级主任兼政治老师张金玉老师家里。张老师顾不上吃饭,拿出卷子一道题一道题地帮我还原答题,经测算分数大约在 80 分上下,我当时猜测是不是成绩是 79 分,阅卷老师在登录时错登为 49 分了呢?张老师果断地决定从仅有的 2% 的查分名额中给我一个指标,后来经查分,证实了我的猜测,中考分数增加了 30 分。虽然分数的变化没有影响到我升入二中高中,但我当时却觉得如果中考成绩政治不及格写进了档案,也许会对我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,因此每次一想到这件事,心中总是充满了对张金玉老师的感激之情!
1987 年 7 月我们第一个实验班的学生高中毕业了,同学们各奔东西。2017 年 6 月毕业 30 年后同学们又回到母校校园,大家感觉到了母校的变迁,也感受到了母校的强大 —— 一流的教学环境、优秀的历届校友、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......母校对我们的培养使我们终身受益,她教会了我们本本分分做人,老老实实做事,而实验班则培养了我们敢为人先和不服输的精神。
谨以此文献给母校,祝母校生日快乐!